上一篇写了太后同意皇帝接甄嬛回宫,一方面用以打压钳制愈发嚣张的皇后,另一方面,让甄嬛扶持四阿哥,进入夺嫡战局。 于是就有读者留言说,想让我分析一下太后和皇帝为什么选中甄嬛扶持四阿哥,而不是眉庄,高层管…

上一篇写了太后同意皇帝接甄嬛回宫,一方面用以打压钳制愈发嚣张的皇后,另一方面,让甄嬛扶持四阿哥,进入夺嫡战局。
于是就有读者留言说,想让我分析一下太后和皇帝为什么选中甄嬛扶持四阿哥,而不是眉庄,高层管理者选择甄嬛的思路是什么?
这个问题,表面看起来好像就是领导安排人事任命的事,也有读者讨论说,因为眉庄不上进,对皇帝冷淡,而甄嬛有野心之类的。
其实
很多时候,职场中,一个人的任命并非只取决于他自身的能力和表现。
甄嬛做四阿哥母亲这个人事安排是皇帝和太后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,也是上位者解决利益冲突向下传导的结果。
为什么说是皇帝和太后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呢?
首先,我们要梳理一下皇帝和太后(利益集团)之间的矛盾。
甄嬛离宫这件事,意味着太后和皇后的联手运作,把后宫真正掌控在了自己利益集团手里,没有任何人的威胁,当年那种被华妃掣肘,被年家压制的被动局面终于彻底结束。
有个代表性的细节:
甄嬛离宫后,太后询问皇后的工作情况后并加以认可和表扬:“如今后宫都是你在忙,可别累着……那就好,是该放些稳重的人在皇帝身边。”








太后口中所谓的“稳重的人”就是说安陵容和祺嫔,真正的意思无非就是她们好掌控的自己人。这样也意味着皇帝被太后和皇后死死拿捏住了。
华妃在的时候,皇后和皇帝的矛盾就被转化成皇后和华妃之间的矛盾;甄嬛在的时候,皇后和皇帝的矛盾就被转化成皇后和甄嬛之间的矛盾。
如今没有了第三方,皇帝和皇后之间就针锋相对,没有缓冲地带了。
这也有个代表性的细节交代:
甄嬛离宫后,皇后对皇帝提起后宫晋封的事情:“对了皇上,莞嫔离宫后嫔妃就更少了,趁着公主出生的喜事,也该封几位嫔位了。”


皇帝就问皇后觉得谁合适,皇后便把自己人祺贵人推了出来。


皇帝听罢,反问一句皇后:“你不觉得惠贵人也可以晋封了吗?”


很显然,在这件事上,皇帝和皇后是有分歧的,皇帝自然知道皇后提拔的都是她的人,他自然也希望后宫有他的人,或者至少扶持一下非皇后党的人。
但是皇后咄咄逼人,第一时间就把眉庄给否决了,皇后打蛇打七寸,搬出莞嫔离宫直戳皇帝痛点:“莞嫔离宫正是因为性子过于倔强,身为皇上的妃嫔,善解人意、温婉顺从是第一要紧的,惠贵人的性子也很倔强,臣妾认为,眼下还不宜晋封。”


皇帝听皇后这么一顿输出,也只能幽怨地说:“你看着安排吧。”


这时已经能微妙地看出点皇帝和皇后之间矛盾碰撞的苗头。
后来,皇后一连串的操作:一石两鸟,一边利用齐妃把叶澜依的生育能力给摧毁了,另一边又利用这件事PUA齐妃自杀,成功拿到三阿哥的抚养权;另外,皇后还不断加深和前朝官员的联系,拉拢和壮大自身势力;更绝的是,皇后还嚣张地和靠山太后撕逼闹掰了。
而且,皇后拿到三阿哥抚养权的时机非常敏感,是在皇帝重病了一场之后。
就连宫外修行的浣碧都能意识到:“想不到这几年宫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与她抗衡。”


皇帝和太后能看不出皇后的野心和图谋么?能意识不到后宫局面的紧迫么?
尤其是在皇帝眼里,这个阶段皇后所做的一切基本上都等于在对他说“继承你的江山,我已经万事俱备,就等你死了。”
太后和皇后同属一个利益阵营,皇后的行为也变相地激发了皇帝和太后之间的矛盾。
太后一方面要维持家族利益最大化,另一方面也和皇帝有共同的政治利益,维持权力机制正常运转。但是,皇后不仅干涉前朝政治,甚至还企图未来通过控制三阿哥把持朝政。
所以,四阿哥被皇后下毒这事,就是皇帝点太后:如果你再舍不得家族利益,再不赶紧下手,我的接班人都没了,皇后的企图和野心就真的得逞了。
太后自然知道如果皇后的企图和野心的得逞会是多么糟糕的局面,所以她最后下定决心同意皇帝接甄嬛回宫,并特意嘱咐皇帝给四阿哥找个养母。
接甄嬛回宫,太后心里也是非常不愿意的,太后心里的人选其实是眉庄,她对眉庄是有长远的政治打算的,这个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过,这里就不再赘述,点这里复习。
太后的诉求很明确,即便是制衡皇后的人,也得是她利益阵营的人,因为这样就能通过利益阵营内部的斗争实现大环境的平衡,而她的家族利益也不受损。
但是,皇帝不同意太后的方案。
皇帝很明确,经过皇后这么一番折腾,他必须要后宫有他的自己人。
估计很多读者都记得我之前分析过的甄嬛、眉庄和安陵容为什么会选择三个不同的老板。
眉庄会去抱太后大腿,就是因为她和皇帝之间真的没法处,她是被皇帝伤害到差点失去性命的人,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好感一旦崩塌,是很难重建的。
甄嬛则不同,甄嬛自始至终都是抱紧皇帝大腿的人,她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更紧密,利益更相关。而且,皇帝和甄嬛是检验过的合格搭档,他俩之前有过一次非常完美的配合,那就是搞垮华妃和年羹尧。
更重要的是,甄嬛离宫修行后,她的家人也被发配宁古塔,家族势力已经被削弱,甄嬛回宫后只能更加紧密地依靠他,也就能更好地为他所用。
其实,接甄嬛回宫这事是小,真正的大事是为后期的夺嫡局面做铺设,让每个皇子都能顺利入局,有机会去夺嫡。不能皇子还没入局呢,就都被皇后给害死了,皇帝本来儿子就不多,再不人为干涉一下局面,到最后就只能是又蠢又呆的三阿哥当皇帝了,离亡国也就不远了。
皇后给四阿哥下毒这件事,恰恰就是让太后清醒意识到了皇帝的这个政治考量。所以,太后同意皇帝接甄嬛回宫,不仅有可能增加皇子的数量,至少先保住了四阿哥,稳住被皇后折腾的乱七八糟的局面。
今天梳理这篇,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职场里领导的一些决策祛魅。
去年夏天的时候,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在职场里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,她本来和另外一个同事一起竞争市场经理的岗位,一个考核周期下来,明明她各项能力和表现都很出色,但是最终升职的是另外那个能力不如她的同事,但公司给的解释是相关领导层认定那个同事更优秀。
她跳槽之后,偶然和前领导聊起此事才得知真相:那个升职的同事是销售总监的人,我同事虽然深受市场总监的重用和重视,但是因为市场总监在博弈中输给了销售总监。好朋友听罢,泯然一笑,庆幸自己没有自我内耗而是选择跳槽。
我好朋友的经历虽然没有很强的代表性,但也是个很不错的案例,让我们看清,有些时候,我们的职场升迁并非只和我们的工作能力有关系。
职场中也有一些那种明明自己工作的好好的,因为自己亲近的领导在上一层的博弈中遭遇了失败,就导致自己也不得不陷入尴尬的被动境地。
不过,我好朋友也因为那次不公的待遇跳槽之后拿到了更好的薪资待遇,工作氛围和她更匹配的公司,这大抵就如郑秀文歌里唱的那样:“上帝早已预备,残酷里另有安慰。”